•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王阳明的佛道二学与佛道一刀两断|时光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3-03-12 10:09:16

王阳明的佛道二学与佛道一刀两断|时光

文|时光

上期读到,九华山之行结束后,王阳明与他专研多年的佛道二学以及辞章之学进行了严肃认真地断舍离。

随后,王阳明又在主持山东乡试时用三个问题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思想与认知。

在重归理学前,王阳明对他的前半生做了一次严肃的回顾和总结。这次回顾在山东,回顾的方式是考题。1504年秋,王阳明被他的同乡、监察御史陆偁(chēng)推荐到山东主持乡试:王阳明的佛道二学与佛道一刀两断|时光,王阳明欣然前往。他出的题目并不仅仅是考问,还有切磋的感觉。

王明阳善恶四句没_王明阳的主要哲学思想的书_黑格尔哲学主要思想

第一题:所谓‘大臣者王明阳的主要哲学思想的书,以道侍君,不可则止?这是孔孟思想的精华王明阳的主要哲学思想的书,要求臣子要以忠诚之心对待君主:王阳明的佛道二学与佛道一刀两断|时光,可如果君主对这份忠诚视而不见,那就应该离开。这不但是一个臣子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圣贤”的素质之一。他大概是想通过这样的试题来求证,如果一个臣子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施展自己的抱负,是不是可以转身就走?他还想知道,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是应该毫无条件地忠诚领导还是只忠诚于真理。

其实他的答案就是考题本身。王阳明几乎用大半生时间在践履这个答案,就是在这时,他心中已经有了心学的种子:我只对自己的心俯首听命。第二题:佛道二教被人诟病,是不是它们本身的问题?他的答案是,佛道二教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弘扬佛道二教的那些人。道教说能让人成神,这太荒诞;佛家说能让人成佛,这更无稽。即使它们真的可以让人成神成佛,付出的却是抛弃人伦的代价,这种神佛不成也罢。 所以,他和佛道一刀两断。

第三题: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二者的区别很细微,如果不用心去研究它们,将会产生大困惑,就不能得到真理。

这是他否定辞章、佛道后重新回归朱熹理学的一个表态。他两次倒在理学的“格物致知”上,但还是认定人人都应该“格物致知”。

山东乡试结束后,王阳明登了泰山。在泰山之巅,他写了几首诗。诗歌是沉闷抑郁的,他说自己的使命感没有实现的机会,他又说自己虽然认定佛道并非圣学,但朱熹理学也没对他笑脸相迎。他还说,半生已过,往事不堪回首。

时光感悟——

王阳明先生主持山东乡试所出的三题王明阳的主要哲学思想的书,每一题都是他前半生的困惑与思考。

第一题:如果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是不是应该离开,古往今来多少人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屈原选择坚持,上天入地地苦苦求索,用自己一身的血泪谱写了浪漫主义的战歌。庄子选择离开,放飞自己的思想遨游九天之外,给身处乱世中的读书人提供了新的选择。可屈原做不了庄子,庄子也做不了屈原,王阳明说——对自己的心俯首听命。

第二题:佛道二教是否有问题?

这是王阳明和佛道二教分手前后的理性思考与分析,他的结论是佛道二教没有问题,是人有问题——宣扬的人和追逐的人有问题。

这是很难得的辩证思维,王阳明在此后的思想哲学中并未完全摒弃佛道思想,他断舍离的是求仙、成佛的糟粕部分。

王明阳的主要哲学思想的书_黑格尔哲学主要思想_王明阳善恶四句没

第三题:体察细微,格物致知

这个问题对王阳明来说应该是最艰难的,因为在理学研究上他一直没有得到友好对待。拥有超强大脑的他在兵法、佛学、道家思想和辞章上都小有成就,唯独在理学研究上屡屡受挫。

他完全可以自负地否定理学思想,但他没有。 他勇敢地承认理学思想的正确性,这不仅仅是智慧,更是勇气。

这样的勇气、清醒和理性让他对实现理想接近绝望——半生已过,往事不堪回首。

勇敢面对现实的王阳明,又当如何开启他人生的下半程?

明天接着读……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王阳明的故事——官至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王阳明的故事——官至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的批判与补充。朱子注重“理”与“气”、“道”与“器”、“知”与“行”、“天理”与“人欲”等范畴的对立、分二,而王阳明则强调他们的和谐、统一;朱子以“理”作为客观精神,来构筑他的哲学,而王阳明则以“心”作为主观精神,来形成体系。“良知”说亦是王阳明的哲学核心内容。

圣铎编著:知行合一,修炼强大心学的好书!

圣铎编著:知行合一,修炼强大心学的好书!

书中阐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首先,王阳明在道德心中说,心学思想尤其注重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将之于天理相统一。王阳明在中国哲学思想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远离政治,潜心研究,儒家,佛教,道教思想。

一个热衷阳明心学的工科男谈起古代西方哲学

一个热衷阳明心学的工科男谈起古代西方哲学

古代西方哲学与《道德经》西方哲学起源于泰勒斯,而他最著名的那句“万物的本源是水”开启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思考。一个来自西方的哲学家,总结出来的思想却都是东方的种子,他在当时显得古怪,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如要写阳明,就想写点儿别人没写的东西

:我如要写阳明,就想写点儿别人没写的东西

回过头来说说本书的主角王阳明。阳明的良知学,让很多人走上善途,而且充满信心,这是阳明对学术、对世人的主要贡献。可惜的是,不论阳明自己的文集或弟子编的《年谱》,有关这方面的描写并不多,这使我们对阳明的一生,缺少了健康上的证据。

(每日一题)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奠基人

(每日一题)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奠基人

在王阳明的经典著作《传习录》中,他有一句名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这句话简短而深刻,道出了人与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和思想内涵。王阳明这句话的第一部分“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和外界事物之间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