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摘录 黑格尔《小逻辑》读书笔记(一)关于辩证法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2-08-27 15:02:39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摘录 黑格尔《小逻辑》读书笔记(一)关于辩证法

前言:疫情严重,我在家闲着没事干,只能多读书。

《小逻辑》这本书,我在大学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说,我只是断断续续地读了一会儿,但是因为写的难,我没有看。世俗事务。现在借此机会系统地阅读并做笔记。

当然,说到专业问题,我也希望有人能对这个笔记挑毛病——但必须有相关的证据,而且没有足够的空间提供链接,或者具体的文章和书名。那些只是说“你错了”,然后立即走到一边冷笑或打滚的人;只咬几口就闭嘴的人;只关心左右的人;如果你打我,我什至会大喊“我是对的,你错了”。我会忽略它。

在语言风格上,严格分章时尽量做到生动。黑格尔的哲学是活的哲学,活的东西应该更生动。我会结合一些时事,并在笔记中添加一些我自己的抱怨,以帮助理解。这部分内容后面会用 [ ] 标记,如有错误请指出,规则如上。

所用版本为何琳译,参考资料来自CNKI学术论文《列宁全集》Vol.艾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

第一注的主题是对辩证法的概括总结,也是《小逻辑》第三版的序言,有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理解辩证法。

下面,正文开始:

一、写在开头,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看辩证法:

对黑格尔哲学的一般评论:

18 世纪的自由主义哲学家将理性置于传统之上,将个人置于社会之上。保守的反应推翻了这一观点,将传统置于理性之上,将社会(和国家)置于个人之上。黑格尔声称他找到了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辩证综合,一种真正的综合,其中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作为部分真理被保存下来。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第488

辩证法评论:

黑格尔:哲学真理的基础在于我们对那些既定但不充分的先验假设的反思。

历史不是孤立事件的集合。历史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摸索着走向更合适的框架。人类之所以能够实现自我实现和自我认识,首先是通过体验和尝试不同的基本存在方式。

历史不是我们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外部事物。我们的观察总是从某个角度出发,而这些角度是历史形成的。

这种推动启蒙历史向前发展的反思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所谓的辩证法。

与经验知识和纯粹分析的洞察相反,简单限定的辩证洞察:对辩证转换的洞察既不是经验的洞察,也不是演绎的洞察。对辩证转换的洞察来自对基本假设(例如政治理论的假设)可能存在缺陷和不足的认识。

辩证法不是我们可以先学习并应用于特定案例的方法。辩证思维是案例思维,案例本身的缺陷将我们引向更真实的立场。指导我们的是“案例”,而不是演绎的推理规则,或者假设演绎的方法。不能通过形式化方法学会辩证思考,而必须对特殊情况进行辩证思考。

【我这里说的很中肯,这就是辩证法的魅力(我这里说的更接近唯物辩证法,而不是做文章的思辨哲学)。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在反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基础上,明确写出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对策。 事实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许多经典著作都是从“反驳”和“批评”的角度写成的。 ]

以“看”的概念为例:当我们思考的时候,“看”的概念不断地超越自身,指向那些必然与之相关的概念(比如我们在看的“什么”,在什么“上下文”)看,等等),并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理解了“看到”的概念。

这种思想发展是一个越来越全面的概念:我们的理解越全面,它就越真实。真理是整体,真理不存在于局部。

“扬弃”一词具有三个不可分割的含义:拒绝一个职位的缺陷方面,保留无缺陷的方面,以及整个职位的提升。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第492-496页

二、我们来看看列宁对辩证法的看法:

1.辩证法是一种研究对立面如何成为一体以及它们如何成为一体的学说——

它们在什么条件下相互转化?

为什么人类的思维不应该将这些对立面视为死的、冻结的事物,而是将其视为活的、受制约的、活跃的和相互转化的? ——黑格尔《逻辑学》概要,列宁全集,卷。 55、90 页

【不愧是列宁同志!很棒的总结!目前国内公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辩证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应试教育。只要一提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摘录,就开始背诵“三五三”二字:三个基本观点、五个基本范畴、三个规律,解释也不为人知。云、悖论和嵌套娃娃无穷无尽且令人困惑——列宁只用两个“如何”提出了这个问题。 ]

[上面提到的西方哲学史上的评论也有提及。所以说:辩证法,不能教,不能背,只能用。 ]

2.马克思的《资本论》,尤其是第一章,如果不深入理解黑格尔的整个逻辑,就无法完全理解。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解马克思! ——黑格尔《逻辑学》概要,列宁全集,卷。 55、151 页

【很高兴看到与伟人相同的意见......?因为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所以我了解了德国古典哲学。那时,我年少有为,直接挑战《资本论》。结果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摘录 黑格尔《小逻辑》读书笔记(一)关于辩证法,刚到第一章的“买卖”部分,我就头晕目眩。 , 我不明白!但是,我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这是一种新的、强大的叙事方式。于是就想办法解决,找了又找,找到了黑格尔先生,没想到他也是个大坑。 ]

3.列宁总结了辩证法的要素:

(1)调查的客观性(不是例子,不是旁白,而是事物本身)。

(2)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3)这件事(或现象)的发展,他自己的运动,他自己的生活。

(4)这件事本质上矛盾的倾向和方面。

(5)事物是对立面的总和。

(6)这些对立面、矛盾倾向等的斗争或展开。

(7)分析与综合的结合,-单个部分的分解和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

(8)每一件事物的关系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普遍的、普遍的。每一件事物(现象、过程等)都与其他一切事物相关。

(9)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定义、品质、特征、方面、特征向彼此、向其自身对立面的过渡。

(10)揭示新方面、新关系等的无限过程。

(11)人们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的认识不断加深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深奥的本质到更深奥的本质。

(12)从共存到因果,从一种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形式到另一种更深更普遍的形式。

(13)在较高阶段重复较低阶段的某些特征、特征等,并且

(14)好像在想旧事的回归(否定否定)

(15)内容与形式,形式与内容。放弃形式,转换内容。

(16)从量到质、从质到量的过渡(15和16是9的实例)

辩证法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对立统一的学说。这将抓住辩证法的核心,但这需要解释和发展。 ——黑格尔《逻辑学》概要,列宁全集,卷。 55,第 190-191 页

【这十六个要素是《纲要》最后一部分的内容,现在我把它们作为辩证法的“地图”推进到开头,以免我们迷失在黑格尔精心构建的哲学殿堂中,把将它们放在前面也是为了方便检索。我们可以回头看一下注释的中间和后面,以便更好地理解黑格尔所说的“回归简单直接”是什么意思。 ]

何琳译的《小逻辑》第一版序言

本书性质:...本书受大纲性质限制...

【别着急,黑格尔死后,他的弟子们根据学生的讲义,增加了一个补充部分,并收录在书中。因此,保证本书的完整性,这只是第一版]

本书出版日期:第一版出版于1817年(47岁)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摘录,此序作于同年。

[第二版和第三版分别于 1827 年和 1830 年出版,并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

本书地点:海带山

【海带山?其实就是(),只是翻译不同。 ]

本书作者:1806年因法国入侵【耶拿之战,拿破仑击败第四次反法同盟】逃离耶拿大学。耶拿大学前教授,现纽伦堡新教徒 Georg Hegel 先生,艺术与科学中学校长。

本书的目的:(1)现实讲课和讲课的需要:适应我的哲学讲课的听众对教科书的需要……

(2)揭示了如何根据一种新的方法给哲学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3)针对现象:首先任性的作风,充满零散的知识,各种奇怪的拼凑和偏差,他来自对科学领域的热情,却让他们思考劳作之后,直接领略创意之美,但布莱克相信,这种风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再次,肤浅的作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摘录,缺乏深刻的思考,表现为聪明的怀疑主义和所谓的“自欺欺人”的批评,黑黑讨厌这种作风,认为这是以傲慢为掩饰的自欺欺人。

【说白了就是针对急功近利的懒狗。 ]

但Hei也补充说,对高级知识的热爱仍然简单地保留下来,Hei认为这是寻求理性洞察力的内在和深层冲动,它赋予了人类尊严。

何琳译《小逻辑》第二版序

书的性质:一本纲要,一本讲义,有详细而相对简单的解释(中译的“解释”部分)

本书出版日期:1827 年第二版(十年后)(57 岁),序言写于 1827 年 5 月 25 日。

地点:柏林

本书作者:八年(1808-1816)中学校长,两年(1816-1818)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818年申请到当时的普鲁士首都大学—— - Georg Hegel 先生,他接替了 (他于 1814 年 1 月死于斑疹伤寒),担任柏林大学(今天的“柏林洪堡大学”)哲学系。

本书的目的:(1)面向读者的真实需求[可能是初版或过于晦涩]:尽量使演讲的形式中庸,让抽象的概念更接近大众的理解和具体表示。

(2)谈了我的哲学学术道路,并讨论了科学、灵性、宗教、通识教育、哲学史、真理、思潮等问题。

[这部分冗长乏味,是专业的学术讨论,没有兴趣,不做摘录]。

何琳译《小逻辑》第三版序

本书的性质:一本力求表述清晰明确,但仍然紧凑、正式和抽象的教科书,需要在口头报告中进行解释和解释。

【还好,口语不太好理解,毕竟是两百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中国还是清朝!在阅读原著时,必须克服的问题是作者所处时代与时代文化的差异以及读者的处境。虽然说“夏天的虫子不会说冰”,但我们是人。 ]

本书出版日期:1830 年三版(60 岁),序言写于 1830 年 9 月 19 日

地点:柏林

本书作者: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先生,19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并在本书出版一年后去世(1831)霍乱。【结局相同】作为费希特,都是传染病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摘录 黑格尔《小逻辑》读书笔记(一)关于辩证法,想起最近的老约翰·康威先生……可惜了。]

本书的目的:(1)继续满足读者的真实需求(可能是第二版还是太抽象晦涩??):力求更加清晰和确定。

(2)回应对其哲学思想的批评:以“俗人批评专家”为由予以驳斥,尤其是用西塞罗的话来嘲讽大众的无知。

(3)重新评估一次教会虔信派与哈雷大学启蒙运动之间关于宗教问题的争论:(这些争论)内容并不多,但敌意却是天价。黑格尔认为,他们都缺乏科学的和普遍的精神内涵,都是“无内容的思考”,只是对彼此的口号,没有谁比谁更好。

(4)最后说说哲学的使命和期望。感觉哲学界这种浅薄枯燥的气氛快要结束了,会走向深入的一边学习。只有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从事一项伟大而自我满足的事业,只有长期完成其发展的艰辛工作,长期沉浸其中,才能完成。而布莱克提到第二版很快就卖光了,他很高兴:除了浅薄无聊的喧嚣,还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从事着值得称道的哲学研究。

[3、一起看4篇文章,结合各种舆论事件,我真的感叹:人类从来没有变过,这两种人今天依然存在。 ]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深入解读易经:哲学、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深入解读易经:哲学、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是一部占卜用书。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便是根植于《易经》。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就像当代有人把老子的《道德经》,解读出宇宙大爆炸。夏代人们所使用的易经是由伏羲演绎的。

兑卦四爻动 风水堂:易经具有很强的唯物朴素辩证特点

兑卦四爻动 风水堂:易经具有很强的唯物朴素辩证特点

是以四象生八卦。是故,兑卦,享通之卦,喜悦之卦,利于保持本色。六三爻强调初九与九二的无为之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向兑卦天道上三爻过度。经过一番努力,上六在九五的教训中认识到巽为生门,肾主纳气。兑卦是结果,巽卦是各方商兑的界面,此消彼长,是以巽为生门,动之愈出。

曾艳兵:卡夫卡创作与老庄哲学的相同或相近之处

曾艳兵:卡夫卡创作与老庄哲学的相同或相近之处

卡夫卡的朋友古斯塔夫雅诺施曾多次谈到卡夫卡对老庄哲学的兴趣和研究。”卡夫卡也许注意到了犹太宗教哲学家布贝尔翻译的《庄子语录和寓言》(1910)中有这样两句:“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earts)。[卡夫卡与老庄哲学]相关文章:1.关于老庄哲学的论文7.黑格尔哲学语录

(每日一题)老庄学说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

(每日一题)老庄学说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宗教的精髓内涵及其目的和功能作用,概述了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内涵,对老庄学说中一些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言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辨析,最后阐述了老庄学说中所包含的至高妙完备、博大精深、最根本的宗教哲学精神,这种精神是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进行纲领性、旨要性的方式表述的。

风水堂:易经,这个神秘又常伴我们左右的哲学理论

风水堂:易经,这个神秘又常伴我们左右的哲学理论

如何才能对《易经》快速入门呢?易学无止境,但也是一通百通的,当你明白和悟透一个方面,往往就能悟透一大片理论。希望在将来学习《易经》的道路上遇到更多的同仁,相互交流,不断提高,做到“学而致用、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