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学国学不一定要从《易经》学起(图)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2-09-25 12:01:44

国学不一定要从《易经》学起(图)

一、学国学不一定要从《易经》学起

《易经》在很多国人的心目中是一本很神奇的书。为什么说它很神奇呢?是因为它的内容尚未被我们正确理解。未知加上一些人为的神话,就成了某个神秘的东西。

有人说《易经》太难读了,但问题是即使我们遍读国学知识易经的筮法,仍旧无法读懂它。我们就要奇怪了,究竟哪些内容才是帮助我们理解它的基础知识呢?

易经起名法_易经的筮法_易经些子法

《易经》是一座神秘的殿堂,很多学者都想登堂入室,窥探其中的奥秘。但是又畏其深奥难懂,试图寻找一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道路。但是即使我们遍读易学与国学书籍,仍旧无法读懂那些文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易经些子法_易经起名法_易经的筮法

《易经》不是易学,也不是国学。我们能否读懂《易经》与能否学好国学是没有关系的。这意味着学国学不必一定要从《易经》开始。

易经的筮法_易经起名法_易经些子法

二、《易经》难以解读的原因

《易经》是周代的官书,它是官学时代的产物。距离我们很久远了。不仅如此,它距离它的第一批研究者也是很久远的。

春秋战国时代的学问是私学兴起后的产物,它继承了周代的官书,《易经》便是其中之一。孔子崇尚周代文化,将周代遗典用作教育后学的教材。后世儒家才有《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之说,并将《易》列为群经之首。但不等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学者已经成功解读了《易经》。

史传孔子作《易传》,但这不过是后世为提高《易传》地位的假托之辞,不足为凭。退一步讲,假使《易传》为孔子所作,也并不就意味着《易传》已经成功解读了《易经》。

易经的筮法_易经起名法_易经些子法

易经的筮法_易经起名法_易经些子法

但后世学者却一味迷信《易传》言论,演绎出八卦象八物的工具用于解释卦理与经文。牵强又不能自圆其说,这意味着《易传》对《易经》的解读是有问题的。但是人们又不能超脱《易传》言论,另立新说以解释卦理与经文。

八卦符号究竟是谁画制的?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义?《易经》并没有交代这些问题,但《易传》却说伏羲画制了八卦,并用它们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事物。

这个意见影响了国人两千多年,至今仍有人深信不疑。为什么《易经》解读不能有所突破,就是因为人们不能超脱这些言论。

易经些子法_易经的筮法_易经起名法

三、重新考察八卦起源及其意义的问题

易经起名法_易经些子法_易经的筮法

八卦即非伏羲所创,更与天、地等八种事物无关。若要理解卦理与经文,我们需要重新寻找八卦起源及其意义的答案。

很多人以为,古人看到了自然界中雌雄、刚柔、男女等对立现象,形成了二元论的思想易经的筮法,建立了阴阳概念及学说。

但我们根据研究认为,阴阳学说是通过对四季循环以及与之伴随的物象变更的观察而建立的。所谓阴阳就是指寒暑二气。寒凉为阴,温热为阳,所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春气温而不热,暑热之渐,所以称小阳,古称少阳。夏气炎热,暑热之盛,所以称大阳,古称太阳。秋气凉而不寒,寒气之渐,所以称小阴 ,古称少阴。冬气严寒,寒气大盛,所以称大阴,古称太阴。所以古之太少即今之大小。

易经起名法_易经的筮法_易经些子法

春时万物发生,由里出外,古人概括为生。夏时万物蕃秀易经的筮法学国学不一定要从《易经》学起(图),泄气于外,古人概括为长。秋时万物收敛,由外之里,古人概括为收。冬时万类闭藏,深居于里,古人概括为藏。

易经些子法_易经的筮法_易经起名法

春夏秋冬四时循环,温热凉寒四气交替,物象以生、长、收、藏四象变换。古人将这一现象总结为四气四象的阴阳学说。这个学说的符号语言就是四象卦,四象卦分别由两个爻组成,我们又称之为二爻卦。

八卦与六十四卦都是以二爻卦和四气四象的阴阳学说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而不是伏羲氏观物取象画制。《易经》在实质上是四气四象阴阳学说在占卜事务中的应用。

在古代六十四卦是卜具,而六十四卦的意义是以四气四象学说为基础演变而来的。理解卦理与经文意义没有四气四象学说这个基础是不成的。传统易学迷信《易传》言论,所以在经文解读上不能有所突破。

易经的筮法_易经些子法_易经起名法

四、从文化的角度看待《易经》,它是我们了解古人的一扇窗口

在这样的观下,占卜的筮法与《易经》一书的出现,是一个自然的文化现象,而不是某个天才创制。

古人信仰神明,事事决断于神明,所以就有探问神明旨意的需要。在这个需要的驱动下,古人结合了当时人的哲学成就,创造了卦象,并以之为卜具,进而发展出筮法的占卜术。《易经》便是筮法的原理学国学不一定要从《易经》学起(图),古代卜师筮卜时必备的工具书。

我们今天学习《易经》不是要学习筮法或占卜术,而且通过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研究古人的思想和生活。它是今人了解古人的一扇窗口,是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易经些子法_易经起名法_易经的筮法

《易经》与科学无关,但它是古人哲学思想在古人生活过程中应用的产物。那些试图通过经文发展哲学与科学新大陆的思想是靠不住的。

所以,我们今天研究《易经》,一定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清醒的头脑,不为成见所惑,不迷信成见,敢于怀疑,勇于创新。

做学问不能走神话言论与其作者的路子,《易经》是人类思想的创造物,就一定能被我们的理智理解。《易经》不是天书,天底下也不可能存在天书。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周易: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系

周易: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系

周易的起源和演变和地位求高手给解答从原始版本到后来阴阳五行、卦辞、诗词、法度、传说故事等内容都不断丰富,使得周易成为一部博大精深而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学问体系。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周易:古老典籍的深远影响与神秘解读

周易:古老典籍的深远影响与神秘解读

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著了《易传》。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易经知识汇总整理,带你系统学习传统文化

易经知识汇总整理,带你系统学习传统文化

先天八卦图是《易经》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周易》的基础,其强调了阴阳互补、五行生克的哲学思想。在《易经》的演绎中,后天八卦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其应用场景不仅仅局限在我们认知中的命理、环境设计这些狭义层面上。【六爻八卦基础知识】

易经:历经沧桑,地位尊崇,群经之首,文化之根

易经:历经沧桑,地位尊崇,群经之首,文化之根

总之玄学,相传来自天书,内容来自于周易,所以,易经的起源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去慢慢探究。

《五十知天命——从汉字本义的角度解读易经》

《五十知天命——从汉字本义的角度解读易经》

表面弱,其实骨子里鬼点子很多,就是善于处心积虑、想方设法投其所好的人。处心积虑者的天命大致如此,但大环境不同,命运也不同。所以,47颐卦性格的人,首先要知天命,要知道自己必须在上升期的环境里,才有机会精准投其所好、屌丝逆袭,除此之外的任何环境,自己其实非常无能弱智,必须抑制自己的处心积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