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易经的筮法 微尘上一课讲读的重点是“向谁致敬”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3-05-16 11:08:32

易经的筮法 微尘上一课讲读的重点是“向谁致敬”

易经演股法_易经择日法_易经的筮法

扬雄投阁动微尘

上一课讲读的重点是“致敬”。这一课讲读的重点是“向谁致敬”,也就是说,有没有神灵可以接收我们虔敬的心,并赐予我们知识的力量。或者说,知识来自于哪里,是来自于神灵吗?请大家思考一下,再往下读。

大家知道,张衡是东汉时期机械制造专业的奇才,《后汉书》说他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常耽好玄经”。

这里提到的《玄经》,是《太玄经》,作者扬雄是张衡所钦佩的一个人。张衡在好友崔瑗圈里留言,

“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拟。”“汉家得天下二百岁之书也。复二百岁,殆将终乎?”“汉四百岁,玄其兴矣。”

可见,张衡推崇的术数大腕,并非只是写写画画为了让人摸不着头脑显摆自己高深莫测,而的确是在论述普通人望而却步的阴阳互化的道理呀!(“徒传记之属,使人难论阴阳之事”)。以至于张大千先生对扬雄读书极为推崇而画誉之。

我们谈“筮法”,离不开对照环节。《太玄经》“筮法”是一个好的样本。这个样本至少有两大裨益:①筮法概念,即知识点获取;②筮法道具易经的筮法,即机巧致思。读了《太玄经 · 筮法》,你就能揭开前面那一课的谜题了,即《周易本义讲读4.4(蓍)》最后谈到的两个疑点之一“案上”是哪个案子上面的谜底了。太玄阐秘里的筮仪记载:

擇地潔處爲蓍室,南户,置案于室中央。蓍凡三十有六策,韜以纁帛,貯以皂囊,納之櫝中,置于案北。

[清]陳本禮 撰,劉保貞 點校:《太玄闡秘•卷首•筮儀》,鳳凰出版社易经的筮法,2017年10月,第1版,第28頁。

显然,“案”来自于太玄之案。除了“案”头在太玄之外,太玄之“策”变为本义之“茎”,这些改变本身起不了改变本质属性的作用易经的筮法 微尘上一课讲读的重点是“向谁致敬”,只不过给知识点考古带来一些曲折罢了。所以,儒生卖弄学问,常常一词多变,让后代防不胜防,欲哭无泪。要是能把“指南车”“浑天仪”“地动仪”“木牛流马”变一变流传至今,该多牛叉。

向谁致敬,不向儒生致敬,就向先生致敬。张衡致敬于扬雄谈玄,张大千致敬于扬雄读书,一是机巧需要,一是艺术需要易经的筮法,归根结蒂是“英雄所见略同”。不论是《周易本义 · 筮仪》,还是更早的《太玄经 · 太玄数》,都是我们应该致敬的“见略”。所以,不被文字迷惑,努力探究文字背后的“术数”真相,可以领略“太玄”“焦氏易林”“皇极经世”“周易本义”等典籍的深意,逐渐把“易童子问”的层次及深入到“易先生说”,或者说扭转为“易先生说”。放眼世界,《易经》成为世界一流(就传播范围而言是一流,若就知识面而言则是超一流)玄谈之学,众说纷纭易经的筮法 微尘上一课讲读的重点是“向谁致敬”,成果林立,谁能一锤定音,谁就能掌握《易经》学术主动权,大家加油。有一个不好的倾向是,堪称一流的mou科学家,然以叵测水准来逆流恶实。当然,对于易经这位万年不倒翁而言,种种声音悉数如蚍蜉上树甚至还要弱,它只能激发我们深挖易经科学技术思想的决心。在此,向先生致敬。向读书的扬雄致敬,向民间易术家邵雍先生致敬。

扬雄投阁动微尘,庚信江南白发新。何必吕尚附文王,但求一字扭乾坤。《不太玄》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周易: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系

周易: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系

周易的起源和演变和地位求高手给解答从原始版本到后来阴阳五行、卦辞、诗词、法度、传说故事等内容都不断丰富,使得周易成为一部博大精深而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学问体系。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周易:古老典籍的深远影响与神秘解读

周易:古老典籍的深远影响与神秘解读

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著了《易传》。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易经知识汇总整理,带你系统学习传统文化

易经知识汇总整理,带你系统学习传统文化

先天八卦图是《易经》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周易》的基础,其强调了阴阳互补、五行生克的哲学思想。在《易经》的演绎中,后天八卦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其应用场景不仅仅局限在我们认知中的命理、环境设计这些狭义层面上。【六爻八卦基础知识】

易经:历经沧桑,地位尊崇,群经之首,文化之根

易经:历经沧桑,地位尊崇,群经之首,文化之根

总之玄学,相传来自天书,内容来自于周易,所以,易经的起源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去慢慢探究。

周文王姬昌所著周易:一部具有密码价值的古老奇书

周文王姬昌所著周易:一部具有密码价值的古老奇书

我们所看到周文王创作的《周易》除过六十四卦的卦名和卦象及爻辞外,还有彖辞、象辞、文言、卦辞等内容。死记硬背记卦名和卦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许正是六十四卦的魅力所在!王练柱先生的《周易》详解,写出六十四卦的用意和指向,值得太哥读易思索和参考:四十、解卦:闻令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