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二篇《易经》的爱好者少走弯路分享,以求与众同乐启童生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3-04-20 20:06:06

二篇《易经》的爱好者少走弯路分享,以求与众同乐启童生

《易经》是古老的占蓍预测未知的书,其占蓍的操作程序和定卦取象的方法,以及它们所对应的天文地理规律均在系辞中有所简述。其文字表述和数理推演过程非常简洁,但也使多数《易经》爱好者即使读过多遍还会感觉难以把握。笔者经过多年反复推演和多方印证,渐渐有了一些心得。

为了使广大初涉 《易经》的爱好者少走弯路,笔者将一己读易所得分享,以求与众同乐。

正如往日所写的小诗所云:

窗静鸟欢

文 /圆中老虎

山边百鸟相呼应,案上孤经独辨明。

细墨朱批前后事,唯留孔见启童生。

(一)原文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1)。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2)。大衍之数五十( 3),其用四十有九( 4)。分而为二以象两( 5),挂一以象三( 6),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7),归奇于扐以象闰( 8),五岁再闰( 9),故再扐而后挂( 10)。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11)。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12)。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13)。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14)。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15)

(二)注释及译文

( 1)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古时人们将一到十的自然数分为天数(奇数)和地数(偶数)。其中天数也叫阳数,对应之数为一三五七九;地数也叫阴数,对应之数为二四六八十。

( 2)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进一步阐述天地之数与大衍之数关系。天数五位一三五七九,地数五位二四六八十,五位奇偶数互相组配而显和合。五位天数之和为二十五,五位地数之和为三十,天数与地数之和共为五十五。这就是《周易》运用数字变化而揭示阴阳鬼神的奥理特点。

( 3)大衍之数五十

广为演绎的占筮的蓍草数是五十。

衍:衍通“演”,即演算。

( 4)其用四十有九

五十根蓍草,只用四十九根,其中一根不用,以象太极。其数理为 50-1=49(根)

( 5)分而为二以象两

两:两仪。指天地或阴阳。此是说把四十九策分为二份时象占筮法简易经,象征太极生两仪。

( 6)挂一以象三

从分为两部分的代表地的蓍策中任取一根置于两指之间(或放置一边),这就形成了三部分。象征人从天地中产生,于是就产生了“三才”,即为天地人。其数理为: 49-1=48(根)

( 7)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揲:取,数。

此是说将左右两部分之策以四根为一组而分之,象征有“四时”的周期性变化。

( 8)归奇于扐以象闰

奇:余。闰:闰月。扐:夹在两手指之间。

把经过分揲后剩下的蓍草挟在手指之间(或放置在另一处)以象征闰月。

在分完左右手中(或两处)整数为 48根蓍草之后时象占筮法简易经,每只手中(或两处)必有余数,或一、或二 、或三 、或四。左手余一则右手必余三,左手余二则右手必余二,左手余三则右手必余一,左手余四则右手必余四。两手余数之和或为 4或为 8。两手揲四后的整和数或为 48-4=44(根),或为 48-8=40(根)。

( 9)五岁再闰

五岁:五年。一挂两揲两扐为五,即 1+2+2=5,故为“五岁”。再闰:两次闰月。

此句是说每一轮操演之中,有两次(两部分中蓍草余数)归奇于扐,象征在五年之中有两次闰月。

( 10)故再扐而后挂

挂:一本作“卦”,二者通。

把两次余下蓍草放在一起,就是说经过四个步骤完成了一易,根据数据属性从而得第一爻二篇《易经》的爱好者少走弯路分享,以求与众同乐启童生,然后再重新演算。

重新演算是指第一轮结束后,将上面的 44根或 40根蓍草用同样的方法再进行第二次演算,其数理为:

44-1=43(根), 40-1=39(根)。

如同第一轮的数理,基数为 43,两部分余数和为 3或为 7。

基数为 43根的揲四后的整和数为 43-3=40(根)或为 43-7=36(根)

同样数理,基数为 39的揲四后的整和数为: 39-3=36(根)或为 39-7=32(根)

以上四个数字中有三种不同的数字,它们分别为: 40、 36、 32。

第三轮演算的数理——

所演基数:

40-1=39(根), 36-1=35(根), 32-1=31(根)。

四揲之后的整和数:

39-3=36(根), 39-7=32(根)。

35-3=32(根), 35-7=28(根)。

31-3=28(根), 31-7=24(根)。

经过三轮演算,最终的揲四后的整和数出现了四种数字:24、28、32、36。

这四种数字分别为 4的 6倍、 7倍、 8倍及 9倍。

进而最终出现四个数 6、 7、 8、 9。

上面四个数字是经过三轮操演后、所对应的所有可能出现的四个数,而每一次实际操演只能出现其四种情况下的一种情况,也就是说每一次三轮实际操演所得的最终的那个数要么为 6,要么为 7,要么为 8,要么为 9。

其中数字 6对应的阴爻为动爻,数字 8对应的阴爻为静爻;数字 7对应的阳爻为静爻,数字 9对应的阳爻为动爻。

《五行大义·明数》曰:《易》曰:“分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者,余手有四七( 28),故名七也;有四八( 32),故名八也。有此,则静爻之数。夏殷尚质二篇《易经》的爱好者少走弯路分享,以求与众同乐启童生,以用静爻占之。

余有四九( 36),故名九也;有四六( 24),故名六也。此则动爻之数。周备质文,故兼用动爻。

以上大概意思为: 9对应的是阳爻且是动爻, 8对应的是阴爻且是静爻, 7对应的是阳爻且是静爻, 6对应的是阴爻且是动爻。

夏商两代用静爻解卦,周代兼顾动爻和静爻解卦。

( 11)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时象占筮法简易经,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策:古人称蓍草根数为“策”,一根蓍草为一策。期:一年。

《乾》卦六爻,每一卦经十八变之后(三轮演变定一爻),皆得 36策(六爻皆为动爻情况),故六爻之策为: 36× 6= 216(策)。

同样《坤》六爻,每一卦经十八变后(三轮演变定一爻)皆得 24策(六爻皆为动爻情况),故六爻之策为 24× 6= 144,《乾》《坤》两卦策数相加,即: 216+ 144= 360, 360正好与一年三百六十天数相当,故曰“当期之日”。

( 12)二篇之策 :指《周易》共上下两篇,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有的策数。其中阳爻为一百九十二,阴爻为一百九十二。

若阳爻为动爻,阴爻为动爻,则:

36× 192= 6912

24× 192= 4608

所以动爻的总策数为: 4608+ 6912= 11520(策)

若阳爻为静爻,阴爻为静爻,则:

28× 192=5376

32× 192=6144

所以总策数为: 6144+5376=11520(策)

故“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系辞》中“二篇策数”正好与万物之数相当。

( 13)四营 :四次操演。指一爻生成须经过四次操演才得出,即为(一)分二,(二)挂一,(三)揲四,(四)归奇于扐;共为“四营”。

十有八变而成卦:四营称“一变”,三变成一爻,《周易》每一卦有六爻,故 6× 3变= 18变。

( 14)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小成:先儒多解,有曰八卦虽有三画以象三才,但未尽万物之情理,故曰小成,有曰此八卦指经卦而言,十有八变方成一卦,九变出一经卦,只是一半,故曰“小成”。以上下文义观之,以第二说为是。伸:本作“信”,二者相通。触:动,逢。毕:尽。

( 15)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显:明。道:易道。德行:品德行为。与:参。酬酢:古代一种宾主饮酒之礼。古代饮酒,主人酌宾为献,宾酌主人为酢。主人饮之,又酌宾为酬。先举为酢,答报为酬。此象阳唱阴合,变化相配,阳往为酬,阴来为酢。祐:助。

古往今来,许多大仁大智之士对占蓍之法的解读不尽相同,很难有统一的标准。我撰此篇小文的目是为广大文友提供一点参考资料,方便初读《周易》者们快速了解周易的占 蓍之法。

抛此一砖以望得到世外高人金声玉振般的回响!

借往日读《易》时所作的三字诗,以进一步求得类似“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积极呼应!

读《周易》有感

文 /圆中老虎

乾元亨,阳刚英。坤利正,阴柔情。

伏羲画,三爻成。文王演,经卦重。

经简易,十翼衡。六龙跃,三才荣。

形而上,道之精。形而下,器之名。

天地位,四方平。图书出,千年争。

纳甲子,吕律声。十二节,配农耕。

君南面,建都城。井田制,陌纵横。

昼夜转,日月行。寒暑往,四季更。

冬雪蛰,春光萌。一阳复,万物生。

风雨疾,雷电鸣。阴阳搏,开泰迎。

象数理,易传明。知来者,变爻呈。

古人卜,后世惊。未蓍草,心先诚。

高山曲,流水清。把玩乐,旧典评!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夬字的含义与读音,以及其在易经卦名中的意义

夬字的含义与读音,以及其在易经卦名中的意义

夬也可作“缺”解,因玦玉还有夬卦都有一个缺口。夬卦为兑泽大水向下毁折,为灾及天下之象。《易经》中阴乘阳为逆,而夬卦一阴凌驾五阳,则是逆中之逆。细读夬卦卦爻辞,夬卦实无君子膏泽天下的意思。卦序上夬卦是继益卦而来,《序卦》曰:“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

易经泽天夬卦全面解析:卦辞、爻辞原文、译文、注释及白话详解

易经泽天夬卦全面解析:卦辞、爻辞原文、译文、注释及白话详解

泽天夬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三卦,这里给大家整理易经泽天夬卦全面的卦辞、爻辞原文、译文、注释及白话详解方面的内容,是卦象研究、爻辞断卦的重要依据,供爱好者参考。第一部分:泽天夬卦卦辞原文、译文及注释详解【译文】《彖辞》说:夬,就是决断的意思。第二部分:泽天夬卦爻辞原文、译文及注释详解

探究易经中利字的含义及其在各卦中的应用

探究易经中利字的含义及其在各卦中的应用

晋卦凡一见,一,“无不利”。明夷卦凡二见,一,“利艰贞”;二,“利贞”。夬卦凡二见,一,“不利即戎,利有攸往”。鼎卦凡三见,一,“利出否”;二,“利贞”;三,“无不利”。艮卦凡一见,一,“利永贞”。小过卦凡一见,一,“利贞”。五十三卦共出现“利”字114次,均可以用有利于或宜于解释。

易经卦变法之反复往来法:六爻移易,含义相反

易经卦变法之反复往来法:六爻移易,含义相反

说卦变(2)《复卦.彖》说:反复其道。虞翻《观卦.彖》注说:观反临也。《渐卦.彔》注说:反成归妹。《渐卦》(下艮上巽),反复则为《归妹卦》(下兑上震),而归妹反之则为渐。《临卦.彖》注说:五上易位。虞翻《小畜卦.彖》注说:豫四之坤初为复。《大畜卦.彖》注说:此萃五之复二成临。

易经 需卦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何抓住机会成就人生?

易经 需卦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何抓住机会成就人生?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上司也要看他是否有发展前途,摸清上司的道德品质。如何正确地选择时机,把握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易经》的需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需卦初九爻辞:需于郊,利用恒,无咎。没有恒心无法成功,事业需要持之以恒,选择正确的方向,一以贯之。九二爻辞:需于沙,小有言,终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