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易经罗盘我对易学充满敬意,但是我对《易经》却没有任何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2-10-29 11:04:30

易经罗盘我对易学充满敬意,但是我对《易经》却没有任何研究

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的区别_易经的起源和创始人_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

易经罗盘

我对易学充满敬意,但是我对《易经》却没有任何研究,所以近似盲目崇拜,虽然我也可以装模作样地拿《易经》算卦玩,或许我的敬意正是因为我不了解《易经》而已,人们常说“情人一旦彼此了解,亲密关系就将走向完结”。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方面知识的浅薄不影响我探索《易经》的可能来源。

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的区别_易经的起源和创始人_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

关于《易经》的起源资料 易经罗盘我对易学充满敬意,但是我对《易经》却没有任何研究,我尽管一直也留心但鲜有收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实际上这就是我常说的:你急着找的东西一般找不到,干脆别找,假如你不找了它就自己出来了。这篇小文就是如此“自己出来”的。

一天我偶然去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晃悠,翻看馆藏照片,一不留神就看到一把神奇的梳子。我认为那把新石器时代的象牙梳上刻画的是《易经》的八卦图!或许说这就是《易经》的“起源形态”,因为只是雏形,假如《易经》在此时成熟就不该是这个样子,但是它又呈现出《易经》的多数特征:数学方面体现了“8”(八卦)、“3”(爻)、“2”(阴阳)。可以说《易经》的思维逻辑都已经出现,比如两个反向的T形符号,还有两个互补流通的圆圈,都似乎印证了“阴阳鱼”的思维。另外,“三爻”已经出现,只是还没有分阴阳,并且很奇怪地“三”广泛出现于整个画面上,分别的两个圆圈中各自都是恰好八卦为一圆。后来这个原形经过千年演化定型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它根本不是周公的创造,或许周公是最后一个使之定型的人。这个梳子的年代据说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出土地点是中国东部地区。

后来认识一位叫荣松的同好,他原本在伊朗留学,专业是历史,通晓中东的一些语言,“学过英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以及《阿维斯陀》语”,荣松谦虚地说:“我只琢磨过伊朗的楔形文字,即波斯帝国时期的文字,对两河流域其他楔形文字没有研究过。我曾经将伊朗的楔形文字字母拆开,发现这个文字基本上由横、竖、折三种笔划组成。横、竖都有一笔、两笔、三笔,而且横有长横和短横,两短横相连作为一笔,十分类似八卦的阴爻。这三种笔划按照类似汉字结构,即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等结构构成36个字母。我曾经怀疑,这与中国的八卦起源有着某种关系,这也使我曾对伊朗的楔形文字是否真正得以破解表示怀疑,因为这种笔划和构词结构可能不仅仅是用来作为字母表示读音,或许也如同汉字一样表意。另外,根据已经破解的说法,古波斯语(楔形文字)只有 a,i,u三个元音音素,十分类似于闪族语言,如阿拉伯语只有a,i,u三个元音音素,现代波斯语仍是如此,与《阿维斯陀》差别太大,《阿维斯陀》语类似梵语和吐火罗语,有大量元音音素和元音组合,因此我怀疑波斯语属于闪族语系,而非印欧语系,《阿维斯陀》语与梵语、吐火罗语属于印欧语系。”

我还有一条信息也与中国的《易经》或“八卦”有关:古埃及在金字塔时代一直使用数学的二进制。很明显这个二进制在中国失传了,只是在《易经》中保留了下来。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才是“二进制”的发明人。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其实寻找易经的根源就要寻找“二进制”的根源。

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的区别_易经的起源和创始人_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

人们可能都很熟悉又名“锡安”的耶路撒冷城。耶路撒冷是犹太、基督、伊斯兰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最有名的是面积1平方公里的老城,老城最有名的是东南角面积仅0.135平方公里的圣殿山。这小小的圣殿山里,犹太人的哭墙与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并列在那里。哭墙的归属很清楚,建筑物也很清楚。圣殿山里的清真寺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它与“八卦”可能有某种联系。

这个清真寺叫“岩石清真寺”,这个建筑年代并不特别久远。相传该寺原为欧麦尔建的木清真寺,691年改建成八角形清真寺。它之所以著名而神圣,是因为据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在这个地方“登宵”,去聆听真主的天启。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是继摩西、耶稣等先知后,真主派往人间的最后一位使者。他在创教后第九年即公元619年的一个晚上,在天使陪同下骑一匹面如美女的天马从麦加城飞到耶路撒冷,然后踏石登天。也有人说穆罕默德“登宵”飞回麦加。从以上大家可留意麦加与耶路撒冷的特殊关系:他们文化上的某些统一性以及地域和族源的特殊联系可能,否则穆罕默德就不会在两地飞来飞去。

这个“登宵”的大石头据说实际上是一块陨石,上面有个窝,传说是“登宵”时的马蹄印。看来这块石头存在的时间很久远,《圣经》中亚伯拉罕准备杀子祭祀的地方据说也发生在这块石头上。所以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都认为这块神圣的石头应该属于自己的民族。事实上,阿拉伯人也是亚伯拉罕的后代,他们称呼他为“伊卜拉欣”。按照普通的说法,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生下了以色列这个支系,而阿拉伯人则是亚伯拉罕与夏甲的后人。我估计这块石头的神圣可能还是与4000年前的亚伯拉罕有更大的关系,所以两个支系才都认为这是圣石。

这块石头在今天被金银镶饰易经的起源和创始人,并且由“三块”石头支起,覆盖这块圣石的是一个圆顶清真寺,黄色的盖顶金光闪闪,在它们的外围是个“ 八卦图”一样的八角围墙,因而这个清真寺也叫“八角清真寺”:“三”、“圆”、“八角”全部具备。这个地方由于极其神圣,所以它的设计皆非偶然,一定都有特定的根据。它们是否与中国的《易经》八卦有关呢?假如仅只如此就下结论可能稍显牵强,但却因另外一个事实而得到了确认。

同为阿拉伯圣城的麦加城,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它就是古代著名的“天方”——3000年前“天方国”的所在地。麦加城的另外一个名字一般中国人恐怕不会知道,它叫“巴卡”(),这实在耐人寻味。不知道西方人是怎样翻译中国“八卦”的,假如有人把“”直接翻译为“八卦”我是不会奇怪的。

“天方”传说为亚伯拉罕所建,是夏甲和儿子离家后的一个居留地。它与中国人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肯定有关系。假如中国的“夏朝” 真的由夏甲这个支脉建立,那么这个“天方”就与中国人脱不了干系,夏甲这个女人的身份其实远不是小妾那么简单。这个时期距今4000多年。而麦加这个与古埃及隔红海相望的阿拉伯地区确实与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相比文明到来得比较晚,但是5000年前这里的文明也已很发达了。由于地理的关系,这个地区承袭了更多古埃及文明。

把“八卦城”麦加与耶路撒冷的清真寺联系起来,我们似乎感觉到更加浓郁的《易经》文化。由于此两地本来就是同处一种文明之下,所以不同的两个城市遗留了相同的文明碎片,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认为这条线索不可放弃。

从耶路撒冷到麦加,让我们继续沿着红海南下,这是一个统一的文化区域,假如易经的源泉在红海沿岸,就应该有更广泛的发现。

埃及尼罗河的源头被称作“卡尔蒂”(Qerti),大约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一带。“卡尔蒂”很可能与一个神秘神灵居住“地下世界” ——“杰尤特”(Djuat)有关。这里是尼罗河的源头,与麦加城并不很远,尽管它们之间隔着红海易经的起源和创始人,但曾经两岸同属于一个国家。拉尔夫最近的一本书《所罗门——示巴女王之鹰》指出,所有的埃及法老有可能都是以色列人,那些可怜兮兮的以色列人祖先实际上就是那些法老。假如真的如此易经的起源和创始人,那么夏甲的身份以及麦加城的意义就需要我们更加留心。不要被1400年前出现的伊斯兰教掩盖我们所有的文明嗅觉,那个伟大的城市早在伊斯兰教出现之前就一直存在,并且这个城市本来就以阿拉伯人的发源地而被看作神圣之地。在伊斯兰教出现之前这里到底信奉什么宗教、执行什么王政,其实是应该深入研究一下的。

“杰尤特不仅包含十个环行区域和一个隐藏的环形区域,它本身也被描述为环形”。“杰尤特包括九个一组——九个神的组合”。但是我得指出来,九神其实是8个神与1个至高的主神的组合。“环形”,“八个神”与“一个主神”,看到这些我非常警觉,大家知道我喜欢“牵强附会”,所以任何疑点我都不会放过。

首先中国的《易经》有“九宫”说法,“八宫”与“中宫”合“九宫”,我怀疑这里的“宫”(gong)实际上来自“god”的发音,中国的“九宫”就是中东“九神”,在中国他们一般分为“八神”与“主神”。

上网络查得,在红海神话中“八神”由四对夫妇组成,被统称“八(神)”,这已经是个专有名词。他们因为是四对“夫妇”,所以“八”就有了“阴阳”!

“八神”就是“Eight Gods”,既“音译”又“意译”的话,我们确实是可以称呼其为“八高”或“八卦”的。

这“八(神)”不是人而是四条毒蛇和四只青蛙(这同时为中国的蟾蜍崇拜找到了一个根源)。他们名字分别为:Naun和 ,意思都是“初水”和“惯性”;Heh和Hehe夫妇的意思是“无限空间”;Kek和Keket这对则意味着“黑暗”;Amun和 则表示着“隐蔽”。最后的这对又常被意思为“空虚”的Niau和Niaut夫妇所代替。统治“八神”的是“耶和提”主神(难道没人觉得这个名字也很熟悉?他很可能就是日后发展起来的“耶和华”的源头)。这组神常与一个新月符号相伴(“阴阳鱼”难道是两个“新月”符号的合成吗?)。

“八”进一步引起我的注意是他们的原始性与威力。他们常常与创世之前的宇宙状态联系在一起,这“八”与中国的“八卦”演绎有着近乎一样的应用范围:宇宙世界的变化。有关宇宙的永恒、无限以及不可描述等哲学思想方面极其相近。

5人创始团队股权分配_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的区别_易经的起源和创始人

我坚信《易经》哲学以及“八卦图”的源头就在红海两岸。《易经》中的的阴(--)阳(—)正是对“八神”四对夫妇生殖器的模仿。

我认为很可能在古埃及文明影响的红海区域内,在不同地点的人们在不同时期提供了不同的概念,比如古埃及的四对“夫妇”重点指出了“ 阴阳合一”,而“巴卡”则提供了名称,耶路撒冷圣城清真寺贡献了“三”、“八”、“圆”。这些思想与概念最后流传入中国之后在西周得以完善,最终成为中国哲学体系里的一部分。这个体系的产生时间非常早,假如有人经过深入研究告诉我此源头可能远达6000年前我也不会吃惊。古埃及的神话动辄就有7000年、 10000年的历史。

至于八卦中心的“太极”,有人说叫“阴阳鱼”,也有的说是“太阳”的象征。我倒是还有另外一个推断。“太极”是个明显没有经过加工的外来词汇,“太极”很可能就是我们前面一文讨论过的“铁基”(Tiki)——“太阳之子”或者“太阳神”。假如真是如此,把“太极”解释为“太阳” 看来也还是有道理的。而象牙梳上的“T”本身就有太阳的意思。

至于《易经》是否有神奇的卜卦功能,这要取决于一些更加复杂的东西——人类的起源。假如人类真的来自外星高级文明,这个体系超验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假如人类文明全部遵循了进化论的原则 易经罗盘我对易学充满敬意,但是我对《易经》却没有任何研究,我是不会相信它有什么神奇功效的。很遗憾我对于《易经》和“人类生命起源”皆无深入研究,所以无话可说,但我愿意对一些我自己缺乏能力证明的理论保留开放的讨论空间,不下任何结论,既不盲目支持也不武断反对,我只关心起源关系。

千百年来对于《易经》起源都没有定论,在过去的100年里启用比较现代的方法以及考古论证依旧没有答案。要我说,假如不将目光放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研究,中国史前史也罢,中国科技史也罢,中国哲学史也罢,天文历法史也罢,甲骨文破解也罢,这些方面的研究可能难得有突破性进展,因为这些问题的源头有可能就在中东!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夬字的含义与读音,以及其在易经卦名中的意义

夬字的含义与读音,以及其在易经卦名中的意义

夬也可作“缺”解,因玦玉还有夬卦都有一个缺口。夬卦为兑泽大水向下毁折,为灾及天下之象。《易经》中阴乘阳为逆,而夬卦一阴凌驾五阳,则是逆中之逆。细读夬卦卦爻辞,夬卦实无君子膏泽天下的意思。卦序上夬卦是继益卦而来,《序卦》曰:“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

易经泽天夬卦全面解析:卦辞、爻辞原文、译文、注释及白话详解

易经泽天夬卦全面解析:卦辞、爻辞原文、译文、注释及白话详解

泽天夬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三卦,这里给大家整理易经泽天夬卦全面的卦辞、爻辞原文、译文、注释及白话详解方面的内容,是卦象研究、爻辞断卦的重要依据,供爱好者参考。第一部分:泽天夬卦卦辞原文、译文及注释详解【译文】《彖辞》说:夬,就是决断的意思。第二部分:泽天夬卦爻辞原文、译文及注释详解

探究易经中利字的含义及其在各卦中的应用

探究易经中利字的含义及其在各卦中的应用

晋卦凡一见,一,“无不利”。明夷卦凡二见,一,“利艰贞”;二,“利贞”。夬卦凡二见,一,“不利即戎,利有攸往”。鼎卦凡三见,一,“利出否”;二,“利贞”;三,“无不利”。艮卦凡一见,一,“利永贞”。小过卦凡一见,一,“利贞”。五十三卦共出现“利”字114次,均可以用有利于或宜于解释。

易经卦变法之反复往来法:六爻移易,含义相反

易经卦变法之反复往来法:六爻移易,含义相反

说卦变(2)《复卦.彖》说:反复其道。虞翻《观卦.彖》注说:观反临也。《渐卦.彔》注说:反成归妹。《渐卦》(下艮上巽),反复则为《归妹卦》(下兑上震),而归妹反之则为渐。《临卦.彖》注说:五上易位。虞翻《小畜卦.彖》注说:豫四之坤初为复。《大畜卦.彖》注说:此萃五之复二成临。

易经 需卦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何抓住机会成就人生?

易经 需卦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何抓住机会成就人生?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上司也要看他是否有发展前途,摸清上司的道德品质。如何正确地选择时机,把握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易经》的需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需卦初九爻辞:需于郊,利用恒,无咎。没有恒心无法成功,事业需要持之以恒,选择正确的方向,一以贯之。九二爻辞:需于沙,小有言,终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