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中医的起源是来自易经吗 中医的历史来源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2-06-20 18:01:27

中医的起源是来自易经吗 中医的历史来源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中医的起源是来自易经吗,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中医的起源是来自易经吗,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医的起源是来自易经吗,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中医的历史来源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着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着作。张仲景所着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着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着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着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着,《颅囟经》是儿科专着;《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着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六爻预测:精准解读人生,助力中医、易学与传统文化爱好者

六爻预测:精准解读人生,助力中医、易学与传统文化爱好者

并运用四个案例,分别从疾病预测、失物找寻、财务预测、感情分析等方面,展现六爻预测的精准性。六爻预测发展简史六爻法从理论上来说,可以预测任何的事情。六爻预测案例分析

倪师视频教程和纸质版书籍免费领取,传承中医,感恩师恩

倪师视频教程和纸质版书籍免费领取,传承中医,感恩师恩

最近很多家人朋友在后台留言想要倪师的视频教程和纸质版书籍,今天一次性整理好了,发给大家。一.倪师高清带字幕视频领取方式手机APP下载一个(百度网盘APP)进入我们的学习群,获取倪师全部高清视频学习资料。三.团购活动—倪师全套纸质版书籍这里有最全的(倪海厦老师所有文字教程书籍)

中医

06-20

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医以道家道法自然、重德修身、贵性养命为根本理论基础,是道家修炼理论在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等方面的一个具体体现。上医也称圣医,指天人合一者,用道(本源的智慧)治病;中医用法治病;下医用术治病。

融华夏千年智慧,阅中医养生大典别关掉你的肾精之气

融华夏千年智慧,阅中医养生大典别关掉你的肾精之气

Q1:易经养生法的内容简介Q2:易经养生法的作者简介杨力,中国首席中医养生专家Q4:易经养生法的目录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Q5:八卦的观察对象中包括了天地万象,那么易经八卦与中医养生之道有怎样的关系?阴阳五行再外展就是八卦,八卦也是中医学的一个最重要工具,尤其是“文王八卦”。

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

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

这套重刊有经典著作,有诊断类著作,有基础通识著作,还有临床各科著作、养生类著作和方药类著作,尤其是里面的医案,希望大家读经典,除了读原著外,要多读医案,医案要联系经典,结合自己临证,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