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少阴病解功课进度5/6“少阴之为病,脉”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2-12-24 13:01:50

少阴病解功课进度5/6“少阴之为病,脉”

少阴病解

功课进度 5/6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一经,兼水火二气,寒热杂居。(肾水,心火)

其寒也少阴,证类太阴;

其热也,证似太阳。

故仲景以微细之病脉,欲寐之病情为提纲,立法于象外,使人求法于象中。(会有跟太阳、太阴类似的病症,所以不说病症,说 脉细微、但欲寐。让人好判断。)

凡病之寒热,无寒热之真假,仿此义以推之,真阴之虚实见矣。

五经提纲,皆是邪气,盛则实。(提纲是邪气盛,情况有正气虚)

少阴提纲,是指正气夺则虚,以少阴为人身之本也。(提纲是正气虚)

然邪气之盛,亦因正气之虚,故五经皆有可温可补证。(正气虚自然邪气会盛)

正气之虚,亦因邪气之盛,故少阴亦有汗、吐、下者。(邪也是盛的)

要知邪气胜,而正气已虚者,固本即所以逐邪。(扶正)

正不甚虚少阴病解功课进度5/6“少阴之为病,脉”,而邪气实者,逐邪亦所以护正也,此大法欤。(逐邪)

少阴为阴枢,少阳为阳枢。(太阴、少阴之辨)

弦为木象,弦而细者,阳之少也;

微为水象,微而细者,阴之少也。

女命八字阳多阴少_少阴_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人

此细脉虽相似,而弦与微自别。

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

其行阴二十五度,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脏腑。(难经里有注解)

少阴病,则枢机不利,故欲寐也。与少阳喜呕病反而意同。

呕者,主出,阳主外也。

寐者,主入,阴主内也。

喜呕,则不得呕。欲寐,是不得寐。(想吐吐不出,想睡睡不着)

皆在病人意中,得枢机之象如此。

少阴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心肾脉微不可发汗)

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病在里不可发汗)

然可汗之机,亦见于此。夫微为无阳,数则有伏阳矣。(微必不数)

须审其病为在里而禁汗,不得拘沉为在里而禁汗也。(不可根据脉浮沉来判断是否可以发汗)

发热脉沉者,是病为在里,表以无里证,故可发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若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是迟为无阳,病为在里,又不得拘浮在表而发汗矣。(这个简单)

要知阴中有阳,沉亦可汗;(里有阳,可汗,不可根据脉浮沉来判断是否可以发汗)

阳中有阴,浮亦当温。(外热里寒,脉浮也当温里,不可根据脉浮沉来判断是否可以发汗)

若八九日,一身尽热,自里达表,阳盛阴虚,法当滋阴,又与二三日无里证者不侔。(里外皆阳盛,非汗法可治。)

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人_少阴_女命八字阳多阴少

太阴,是阳明之里。

阳明不恶寒,故太阴虽吐利腹满,而无恶寒证。(太阴:自利、腹满。)

少阴,是太阳之里。太阳恶寒(原文是太阴恶寒,应该是勘误),故少阴吐利必恶寒,阴从阳也。

太阴,手足温者,必暴烦下利而自愈。

太阴胃脘之病,少阴吐利,亦必手足温者可治;手足厥者,不可治。是下焦之虚寒,既侵迫于中宫,而胃脘之阳,仍得敷于四末。斯知先天之元阳,仍赖后天之胃气培植也。

太阳,为少阳之标;

太阴,是少阴之本。

少阴阴虚,则移热于膀胱,故一身手足尽寒而便血,从标也;

少阴阳虚,则移寒于脾土而吐利,从本也。

少阴传阳证有二:

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是传阳明,脏气实,则还之腑也;

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是传太阳,乃阴出之阳,下行极而上也。

热在膀胱而便血,是脏病传腑,此阴乘阳也。(肾与膀胱相表里)

然气病而伤血,又阳乘阴也。

亦见少阴中枢之象,此自阴传阳,与太阳热结膀胱自下血者,见证同而病源异。(少阴便血与太阳热结膀胱病机不一样)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

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虽烦利,必自愈。

此亦是脾家实,露出太阴底板,故得与太阴七八日大烦下利自止同。(肾病传脾被脾干翻)

少阴来复三阳,微则转属太阴,而腐秽自去;

盛则转属阳明,而糟粕不传。(传阳明也是好事)

郁则内实,而入阳明大腑广肠之区。横则外达,而遍太阳内外气血之部。

要知脉转微,是复少阴本脉,故转太阴而自解。

脉沉细数,是为阳脉,故入阳经而为患。

然热虽盛,不死,亦阴得阳则解之变局也。

九(好懂少阴病解功课进度5/6“少阴之为病,脉”,学习,背诵)

六经皆有烦躁,而少阴更甚者,以真阴之虚也。

盖阳盛则烦,阴极则躁。(躁:坐立不安)

烦属气,躁属形。(烦:想怼人)

烦发于内,躁见于外,是形从气动也。

先躁后烦,乃气为形役也。

不躁而时自烦,是阳和渐回,故可治。

不烦而躁,为五脏之先阳已竭,惟魄独居,故死。

要知少阴以烦为生机,躁为死兆。

十(好懂,学习少阴,背诵)

伤寒以阳为主,不特阴证见阳脉者生,亦阴病见阳证者,可治也。

凡踡卧四逆,吐利交作,纯阴无阳之证,全仗一阳来复,故反烦者可治,反发热者不死,手足反温者可治。

太阳、少阴,皆有身痛骨痛之表,水气为患之里。

太阳则脉浮紧而身发热,用麻黄汤发汗,是振营卫之阳以和阴也;

少阴则脉沉而手足寒,用附子汤温补,乃扶坎宫之阳以配阴也。

太阳之水,属上焦,小青龙汗而发之,阳水当从外散也;

少阴之水,属下焦,真武汤温而利之,阴水当从下泄也。

十一(好懂,学习,背诵)

阴阳俱紧,与太阳伤寒脉相似,夫紧脉为寒,当属少阴

然病发于阴,不当有汗,反汗出者,阴极似阳,阴虚不能藏精所致也。

亡阳之前,先已亡阴,而阳无所依,故咽痛呕吐。

见阴虚之不归,阴不能藏,故下利不止。

见真阴之欲脱也,则附子汤用三日以培阴,参、附以回阳(补液,见12),为少阴返本还原之剂。

十二(讲了很多知识点)

肾主五液,入心为汗。

女命八字阳多阴少_少阴_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人

少阴受病少阴,液不上升,所以阴不得有汗。

仲景治少阴之表,于麻黄细辛汤中加附子,是升肾液而为汗也。

若真阴为邪热所逼,则水随火起,故反汗出。

仲景治少阴之里,附子汤中任人参,是补肾液而止汗也。

脉阴阳倶紧,口中气出条,是少阴经文。

王氏集之脉法中(王氏把条文集聚到脉法书里),故诸家议论不一。

少阴脉络肺,肺主脾鼻,故鼻中涕出。

少阴脉络舌本,故舌上苔滑。

少阴大络注诸络以温足胫,故足冷,此证不名。

亡阳者,外不汗出,内不吐利也。

口中气出,唇口干燥,鼻中涕出,此为内热。

阴阳俱紧,舌上苔滑,踡卧足冷,又是内寒。

少阴为枢,故见寒热相持之证,而口舌唇鼻之半表里,恰与少阳口苦咽干,目眩相应也。

勿妄治者,恐阴阳相持时,清火、温补等法用之不当。

宁静以待之,到七日来微发热,手足温,是阴得阳而解也。

八日以上反大发热,再加吐利,即是亡阳。

若其人反加恶寒,是寒甚于表,上焦应之,必欲呕矣。

如腹痛是寒甚于里,中焦应之,必欲利矣。

当此阴甚,急当扶阳,庶不为假热所感而妄治。

十三(各种辨证)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易经少阴是什么卦象和卜卦少阴什么意思的问题

易经少阴是什么卦象和卜卦少阴什么意思的问题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易经少阴是什么卦象和卜卦少阴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易经少阴是什么卦象以及卜卦少阴什么意思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周易少阳少阳少阳老阴少阴少阳是什么卦少阴,少阴,少阳,少阴,少阴,少阴是什

12-24

什么是中医学真寒假热?太阳表证患者如初起而脉沉

什么是中医学真寒假热?太阳表证患者如初起而脉沉

伤寒病至少阴,正气已衰弱,病势危笃,若因循失治或辨证施治失当,则预后不良。少阴病的性质,主要是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或心肾阴亏、阳热内亢。少阴虚热证:①初起病轻,但见咽痛,可用甘草汤、桔梗汤,轻清开泄少阴经热邪。少阴病也有兼太阳表实证和阳明里实证等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少阴病的治疗禁用汗、下之法。少阴病

(传奇)少阴少阳老阳少阳少阳少阳少阳

(传奇)少阴少阳老阳少阳少阳少阳少阳

少阳少阳老阴少阳少阳老阴什么卦象?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可见山下有泽是损卦的卦象。卦象为上爻为阳爻,下爻为阴爻;春季即为少阳。六爻占卜全是少阳咋解按照卦意解就可以了!周易少阳少阳少阳老阴少阴少阳是什么卦你这一个少阳就是两个爻,你说的这些少阳少阴的加一起都十二个爻了,恕我见识短浅,没

12-24

方论见口燥咽干,不瘥者桔梗汤

方论见口燥咽干,不瘥者桔梗汤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必从足少阴始。故少阴病但欲寐。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可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少阴病脉沉发热者,宜前条

(国易堂)元气也与太阴体质一样——少阴

(国易堂)元气也与太阴体质一样——少阴

少阴体质的元气也与太阴体质一样,是不足的,其所产生的抵抗邪气的能力也是不足的。少阴体质的病人在初感外邪时,从太阳层面的开始抵抗之时,就有不足,这是太阳少阴合病。少阴体质,最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阳虚。少阴体质的人,平时就要常服四逆汤,或者附子汤,或者真武汤这一类的方子。少阴体质是可以改变的。从三阳体质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