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张金平周易枠卦爻辞的写作目的本是系统地阐述吉凶之理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4-03-30 15:02:30

张金平周易枠卦爻辞的写作目的本是系统地阐述吉凶之理

[收稿日期]2014-10-18[作者简介]张金平(1969—),男,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主要从事易学考古研究;杨效雷(1967—),男,河南洛阳人,历史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易学史研究。张金平,杨效雷(1.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德州250023;2.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387)摘要:枟左传枠、枟国语枠中记载的枟易枠例,是探讨春秋时期枟易枠学的重要根据。对这些枟易枠例的归类分析,有助于探讨春秋时期的筮法以及枟周易枠在当时的应用。春秋时期卜、筮并用,占断吉凶的依据不限于枟周易枠,得到卦象的方法也未必是枟周易系辞传枠中所记载的大衍之数起卦法。枟周易枠卦爻辞的写作目的本是系统地阐述吉凶之理,故判断吉凶未必通过卜筮。“某卦之某卦”有时用来表示爻题,有时则表示变卦,不可执泥其一。朱熹在枟易学启蒙枠中提出的断卦原则,或于史无徵,或与史相左,当非先秦古法。关键词:枟左传枠;枟国语枠;周易;中图分类号:K22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238(2015)01-0020-06枟左传枠、枟国语枠中记载的枟易枠例,是探讨春秋时期枟易枠学的重要根据。

前人虽多有分析,但仍有未尽之义。枟左传枠、枟国语枠22事,其中枟昭公七年枠一事中含两个筮例。现将其引枟易枠实例归类分析,以见春秋时期的筮法以及枟周易枠在当时的应用。“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介入枟易枠筮,促进了枟周易枠文本的经典化,哲理化”。枟左传宣公六年枠:郑公子曼满与王子p689)九、六爻题出现于战国时期,在非筮占类引枟易枠史料中,以“某卦之某卦”的形式表示爻题。“丰椫之离椊”表示丰卦上六爻题。丰卦上六爻辞:“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张金平周易枠卦爻辞的写作目的本是系统地阐述吉凶之理,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枟周易枠卦爻辞中的吉凶占断之语往往是有条件的。在引用枟周易枠卦爻辞判断吉凶时,往往根据卦爻辞所揭示的吉凶之理张金平周易枠卦爻辞的写作目的本是系统地阐述吉凶之理,而不必从术数预测的角度理解。“福祸无门,人自招之!”“多行不义必自毙!”都揭示了咎由自取的吉凶之理。丰卦上九爻是丰卦的最后阶段,丰卦虽然丰大,但是“日中而昃”,当此阶段,君子应牢记盈虚消长的变化规律,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虽然盛大,仍须谨言慎行,否则就会有“三岁不觌,凶”的结局。公子曼满“无德而贪”,其膨胀之心正符合“凶”的条件,故伯廖判定郑公子曼满必败。枟左传宣公十二年枠:楚子围郑,……今失诸侯,不可谓力。有敌而不从,不可以中军佐济。

知庄子有力以如己也,故曰律。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虽免而归,必有大咎。”[2](p718-727)史料中“师之临”表示师卦初六爻题。初六爻辞:“师出以律,否臧,凶。”意为军队出征一定要严守军律,否则必凶。子引师卦初六爻辞论彘子“必有大咎”,是根据师卦初六爻辞所揭示的吉凶之理。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枠:郑伯使游吉如楚不几十年,未能恤诸侯也,吾乃休吾民矣。”p1143)复卦上六爻辞:“迷复,凶。”意为迷失之后才悔悟,悔之晚矣!郑游吉根据复卦上六爻辞所揭示的吉凶之理,判定“楚子将死矣!”。史料中,“复之颐”表示变卦;在非筮占类的史料枟易经枠卦爻辞可以用来占筮,但枟易经枠卦爻辞本是阐述吉凶之理的。握了吉凶之理,就可以趋吉避凶,枟左传昭公元年枠: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p1223)晋君贪欲女色,病重难起,秦国派医和前往视山,故医和有“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棻”的分析。程颐对“女惑男、风落山”的解释为:“以长女下于少男,乱其情也。风遇山而回,物皆扰乱,是为有以卦之象言之,所以成蛊卦也;以卦才言之六爻吉凶占筮蛊卦,所以治蛊也。”(p101-102)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枠:魏献子问于蔡谓之知,信乎?”对曰:“……不然。

枟周易枠有之:在乾棤之姤椝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棳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棴曰‘飞龙在天’;其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乾之同人”、“乾之大有”、“乾之夬”、“乾之坤”分别表示乾卦初九、九二、九五、上九、用九爻题,“坤之剥”表示坤卦上六爻题。枟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枠:赵简子问于史……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枟诗枠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p1519-1520)鲁国季氏以臣子的身份而放逐其国君,可是人们却服从他,各诸侯也与他建交,鲁君死在外面,也没有人向季氏问罪。赵简子对此现象不解,向史墨垂询。史墨引大壮卦以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之理。大壮卦之上卦为震,震为臣,观卦而断吉凶时,或以卦爻辞为占断依据,或以卦象为占断依据,或二者合用。虽然材料不够丰富,但通过排比归类,仍可窥见春秋时筮法之大概。筮得本卦,依卦辞断,同时结合卦象。枟左传所引卦辞“千乘三去,三去之馀,获其雄狐”不同于今本枟周易枠,而颇似所谓枟归藏枠易,说明当时所用之枟易枠不限于今本枟周易枠。指晋惠公。又分析卦象,内卦(贞)为风,代表秦;外卦(悔)为山,代表晋。风吹落山上的果实,所以秦必胜晋。枟左传成公十六年枠:公筮之。

(p885)晋、楚两国的军队相遇于鄢陵,晋侯占问吉所引卦辞“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亦不见于今本枟周易枠而颇似所谓枟归藏枠巫史通过分析卦辞,得出楚国必败的结论。晋、楚之战的结局:晋将吕锜射中了楚王的眼睛。枟左传卫国,主其社稷。”遇屯棦。[2](p1297)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孟絷,孟絷有脚疾,次子名叫元。爻变者最多,故当时流行的筮法未必是枟周易系辞枠中所记载的大衍之数起卦法,而很可能是类似于梅花易数的起卦法。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枠:陈侯使筮之,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2](p222)陈侯使人占筮得到观棾之否棲,然后用观卦的六四爻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城市风水,结合观卦有学者认为“观之否”仅表示观卦六四爻题,不妥。从史料中可以看到,当时人占断时除了引用观卦六四爻辞,还分析了否卦的卦象。若“观之否”中“否”的作用仅为表示观卦六四爻题,那么,否卦卦象的分析便毫无必史料中的“犹有观焉”,尚秉和认为与五爻互体有关。p343)枟左传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六爻吉凶占筮蛊卦,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p259)毕万占问在晋国的仕途,屯棦之比棫”,通过对卦象的分析六爻吉凶占筮蛊卦,认为大吉。

案,依朱熹提出的断卦之法,应据屯初爻断,但毕万并未引据屯卦初爻爻辞。验之于枟左传枠、枟国语枠朱熹在枟易学启蒙枠中所提出的断卦原(p258)或与史相左,或与史无徵,是否先秦古法,大有疑问。另,有学者认为,“屯之比”只是表示屯初爻爻题,亦不妥。据史料可知,当时人不仅未引屯卦初九爻辞,反而说“屯固比入”,又说“震显然,只有把“屯之比”理解为“屯卦变为比卦”,才能合理地解释枟左传枠中的“屯固比入”和“震为(p263)成季将出生时,桓公使人占卜,卜得吉兆。 使人占筮,筮得“大有椆之乾棤”,筮者审视本卦、之卦卦象后,断定结果为“同复于父,敬如君所”。 大有卦上离下乾,变为乾卦后,上下俱乾。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夬字的含义与读音,以及其在易经卦名中的意义

夬字的含义与读音,以及其在易经卦名中的意义

夬也可作“缺”解,因玦玉还有夬卦都有一个缺口。夬卦为兑泽大水向下毁折,为灾及天下之象。《易经》中阴乘阳为逆,而夬卦一阴凌驾五阳,则是逆中之逆。细读夬卦卦爻辞,夬卦实无君子膏泽天下的意思。卦序上夬卦是继益卦而来,《序卦》曰:“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

易经泽天夬卦全面解析:卦辞、爻辞原文、译文、注释及白话详解

易经泽天夬卦全面解析:卦辞、爻辞原文、译文、注释及白话详解

泽天夬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三卦,这里给大家整理易经泽天夬卦全面的卦辞、爻辞原文、译文、注释及白话详解方面的内容,是卦象研究、爻辞断卦的重要依据,供爱好者参考。第一部分:泽天夬卦卦辞原文、译文及注释详解【译文】《彖辞》说:夬,就是决断的意思。第二部分:泽天夬卦爻辞原文、译文及注释详解

探究易经中利字的含义及其在各卦中的应用

探究易经中利字的含义及其在各卦中的应用

晋卦凡一见,一,“无不利”。明夷卦凡二见,一,“利艰贞”;二,“利贞”。夬卦凡二见,一,“不利即戎,利有攸往”。鼎卦凡三见,一,“利出否”;二,“利贞”;三,“无不利”。艮卦凡一见,一,“利永贞”。小过卦凡一见,一,“利贞”。五十三卦共出现“利”字114次,均可以用有利于或宜于解释。

易经卦变法之反复往来法:六爻移易,含义相反

易经卦变法之反复往来法:六爻移易,含义相反

说卦变(2)《复卦.彖》说:反复其道。虞翻《观卦.彖》注说:观反临也。《渐卦.彔》注说:反成归妹。《渐卦》(下艮上巽),反复则为《归妹卦》(下兑上震),而归妹反之则为渐。《临卦.彖》注说:五上易位。虞翻《小畜卦.彖》注说:豫四之坤初为复。《大畜卦.彖》注说:此萃五之复二成临。

易经 需卦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何抓住机会成就人生?

易经 需卦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何抓住机会成就人生?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上司也要看他是否有发展前途,摸清上司的道德品质。如何正确地选择时机,把握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易经》的需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需卦初九爻辞:需于郊,利用恒,无咎。没有恒心无法成功,事业需要持之以恒,选择正确的方向,一以贯之。九二爻辞:需于沙,小有言,终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