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本书有两位作者,第一管理第一人,被称为管理之父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2-12-08 17:09:13

本书有两位作者,第一管理第一人,被称为管理之父

【关于作者】

本书有两位作者,第一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他是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老先生在易经等国学方面造诣颇深,曾在《百家讲坛》中的演讲国学,备受好评。

2018年11月11日,曾仕强老先生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2015年他就预言到了5年后的新冠疫情这一大的灾祸,并明确指出中原地区要特别小心(后来果真从武汉开始爆发),并将之公之于众,他的死也被称“道破天机”因而被老天"收走“。

第二作者刘君政,是曾仕强老先生的夫人,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教育行政硕士,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士,历任台湾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教授,胡雪岩教育基金会理事,和曾教授一起合著了《坤道》《易经真的很容易》等数十部书籍。

【核心内容及启发】

本书以提问的形式作为标题列出了十大章,分别是第一章,易经是什么样的学问;第二章为什么天人可以合一?第三章为什么需要合理定位?第四章能预测未来的变化吗?第五章怎样趋吉避凶?第六章道德修养为什么是做人的根本?第七章宇宙可能永续经营吗?第八章易经是怎样开始的?第九章易学的神是什么?第十章易学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一、什么是“天人合一”?为什么要做到“天人合一”?

《易传》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由于某种超然的或外在的动因所造成。它的变化,是由于宇宙的原动力,也就是阴和阳的互动、交感,可以说是天人互动、交感的结果。我们必须在“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的合一中,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合理定位。在敬天、顺天、事天的大原则下,发挥人类的潜力,谋求天下太平。

天即自然法则也即天道,人分“上中下”三等,而只有中人之上的称为“万物之灵”的人 才能能过做到“天人合一”与自然合谐相处,趋吉避凶,自我发展。

二、因果报应,积善行德

《易经》的最高指导原则,就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卦文言),意思是多做好事,积累善行的人家,一定会有充裕的喜庆;常做坏事,积累恶行的人家本书有两位作者,第一管理第一人,被称为管理之父,一定会留祸殃给后代子孙。

从此处也可以看出,《易经》作为中国的儒家经典对易经的基本认识,和佛教一样讲究因果报应,目的是鼓励人们向善,人与人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如何实现心想事成 ?

未来会变化,主要的控制力量,在于我们自己的心。心想事成的先决条件,在于遵守自然规律。所以敬天、顺天、事天,透过占卜来引发第六感,可以掌握未来的变化。当然,也还有若干风险性必须承担。而降低风险性的最佳方式,其实不是买保险,而是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多做善事,多积德。多多发扬我们的向上(善)心,上(善)进心本书有两位作者,第一管理第一人,被称为管理之父,以德为本,是做人的不二法门。

四、树立对易经和占卜的正确的认识

1、易理是大用,占筮是小用,对正当的事有迷惑时方可占卜,恶事、私欲,不宜占卜。

2、完全相信占卜,等于放弃自己的自主权。应当参考占卜的结果,从中找到趋吉避凶的方法。

3、对占卜的反应诚心诚意,全力配合,就会灵验,而将信将疑,不去行动则不灵,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

五、“法天、敬天、顺天,致中和”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人是这个大生命当中的一个小单位,所秉持以生存发展的原理,完全相同。天人合一的共同原理,即在“一阴一阳之谓道”。人应该法天、敬天、顺天,才能致中和。

读到此段,醍醐灌顶,在下不才我给大家解读一下:人应该对宇宙持敬畏之心,法天,视自然规律为法则;敬天,即敬畏自然法则;顺天,即顺应自然规律行事,比如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能“致中和”对易经的基本认识,也就是才能生存发展,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人道与天道、德与才的关系

与天地合一,人道能通天道,人德能承接天德。人能弘道,天道因人道而凸显。以仁心感应天地及他人,推己及人,既久且远。德本才末,有德者最好有才,有才必须有德。

七、“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伏羲氏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努力尽责任,才能够获得来自上天的佑助,吉祥而无所不利。但是孔子在系辞下传又指出:“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意思是天下万事万物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坚守贞正的精诚专一,也就是回归原点,既仁又诚。可见上天佑助与否,完全端视我们的道德实践正或不正,当位或不当位。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只有修己以诚,自律自主,上天才会加以佑助,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八、“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告诉我们《易经〉的基本道理,在于事物究极了就发生变化,变化了自然就会通达,通达了就能够特久。

九、易经原理下的“慧眼”与“慧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看透事情和人的工具对易经的基本认识,但,不是方法。真正能看穿事物本质,看透人,不仅要有一双所谓的“慧眼”,更要有一颗“慧心”,因为,看穿事物和看透人,就是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人性和心理,而事物的本质和人性和人的心理,不仅是靠“慧眼”看的,更需要“慧心”去向对方施加影响,以至于对方可以同样睁开“慧眼”和打开“慧心”,四目相对,心心相印。心理学叫建立“亲密关系”,易经讲的是“天人合一”。

十、和为贵,合为先

《易经》的整体思维,可以用“和合”两字来描述。“和”指和而不同,“合”为合中有分。“和而不同”,表示大同之中有小异,必须互相尊重,不能勉强求其一同;“合中有分”表示全球化应该尊重本土化,以保持世界的多样化,符合生态发展的需求。和为贵,合为先,是世界大同的总原则。

十一、“仁”是宇宙的原点

人性的原点,其实就是宇宙的原点,具体而言就是一个“仁”字。知识既然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到从前。然而仁智不能并重,知识便可以害人一这一点已经成为事实,必须及早改善。

十二、如何理解“中庸”?

道德实践要求产生良好的效果,必须“致中和”,合乎中庸之道。“中”的意思是百发百中而又恰到好处,“庸”表示用得有功效。“中庸”就是道德实践,恰到好处,必然成功。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走中间路线”或者“骑墙观望不置可否”,当然,也不一定“不走极端”。

【读后小结】

一、名符其实

这本书是名符其实的,它深入浅出的阐释了易经原著的精髓和思想,通俗易懂,并且每章后面都有“建议”,不仅解读了精华,还给出了理解和运用易经的指导,属实难道。

二、价值和作用

我认为,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是让读者对易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不是简单的算命先生依据的占卜之术,而是揭示“天人合一”法则,教人崇德向善,指导人行为的儒家经典。“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法天、敬天、顺天,致中和”、“和为贵,合为先”等思想也能够教会人们以更好的心态和辩证的思维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三、如何运用

这本书相当于是介绍易经的书籍,并不是易经的“简本”,可以说只是易经学习的“预科”,因此,读了本书,如果想对易经真正由深刻的理解,还是需要去读一读原著的。读原著的话,建议可以选择《图解易经》,更利于理解和消化晦涩的古文,结合本书来读,事半功倍,相得益彰。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国学常识:《兑》卦,兑下兑上

国学常识:《兑》卦,兑下兑上

《说卦》曰:说万物者莫说乎泽。说,通悦,兑为悦、为泽,万物得润泽则悦,故以兑为卦名。《说卦》曰:泽以润生万物,所以万物皆说。总之,《兑》卦有一个特点:就是六三与上六两阴爻没有四阳爻吉利。《兑》卦象征着愉悦:亨通,有利于守持正道。《彖》曰:兑,说也。《彖传》说:兑,就是指愉悦。以下是对兑卦的解读:

闻道国学风欲起落几多秋中华沉浮五千年世人皆醒事自休

闻道国学风欲起落几多秋中华沉浮五千年世人皆醒事自休

一、铁板神数简介二、铁板神数速查三、铁板神数断章此数乃隔沙见金之数,隐顽石之格。此数乃文王精通之相,竹园彩影之格。此数为人生平,敬官秋贵。此数乃龙入深滩之相,玉隐山石之格。此数恩中招怨,立家者公门显达。此数乃鹤道天去之相,美玉落贵之格。妻荣子贵,直中有曲,刚柔互有,弟兄少力。

庆祝海口市乾易国学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

庆祝海口市乾易国学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

对易学朋友,特别是喜欢风水堪舆的朋友,提供了最经典的风水选址、布局的宝贵经验,是一部难得风水堪舆经典著作。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卦例教技法,通俗易懂。(九)《周易·八卦案例通解》(十)《周易·八卦健康案例精典》本书是李计忠大师几十年易学研究的结晶。

乾易国学院:李计忠易学著作套装优惠感恩回馈!

乾易国学院:李计忠易学著作套装优惠感恩回馈!

★《周易八卦案例通解》★《周易八卦健康案例精典》★《周易玄空大卦例解》★《周易相学通解》本套《周易相学》系列反映了几千年传统文化对自身和他人探究的欲求。最后,乾易国学院祝大家学易有成!海口市乾易国学研究院

大畜(卦二十六)ⅰ(乾下艮上)

大畜(卦二十六)ⅰ(乾下艮上)

大畜(卦二十六)六四、六五:小牛,小猪,喻示屯卦所示的小的力量。至此由屯至大畜完成了一个循环,而大畜的六四、六五爻则有回到了屯卦对力量和财富的控制和追寻上,如此生生不息,循环不止。而且,大畜卦初九、九二两爻,多的是告诫,是苦口婆心,是善为善根、恶为恶斧的易之大道!

艮卦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