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易经》中的“易”字的起源及其预测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2-11-28 12:02:04

易经》中的“易”字的起源及其预测

文/屯元子

一、为何要学《易经》

孔子用四个字评价《易经》:洁静精微。

洁静:是说人学了《易经》以后,心理、思想、情绪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保持宁静、澄洁。

精微:有格物致知的意蕴,是指应用科学知识和态度,用细密精确的态度考据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的原因。可见,中国人对《易经》的推崇到了何种高度。

洁静说的是内在的心理状态,精微说的是外在的行事风格。我们都知道内外兼修这回事,这就不能不学易了。

二、《易经》三大原则

易有三易:简易、变易、不易。

对土木工程的基本认识_对材料成型的基本认识_对易经的基本认识

简易——大道至简;

变易——时空、表象的变化;

不易——宇宙规律恒常。

【简易】

汉代郑玄在其《易论》中说:易者,日月也。甲骨文书写"易",上半部半圆形表示初出的太阳,中间弧线表示海的水平线,下半部三道斜线表示太阳的光辉。"简易",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周易》周易的简单体现在"阴爻、阳爻",六十四卦无论如何变幻,都是由阴爻阳爻构成的。

【变易】

《周易》以"易"为名,易就是变,讲万事万物的变化之理。古代"易"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是说易就是蜥蜴,蜥蜴是个随环境而变色的动物,所以是变。二是说日月为易,白天太阳,晚上月亮,来了太阳,走了月亮,变!三是说筮占之术和筮占官名。"易"告诉我们,世上的事,宇宙万物,没有一件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但变化中又有规律可循,《周易》发现了这种变化规律,形成了对万事万物的预测。就像天气预报发现了气候变化规律从而预报天气一样。

【不易】

万事万物随时都在变动,可是却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这个东西叫"大道",所谓大道永恒。太阳月亮永远不会从西边出来,水永远不会向高处溜去,天黑了还会亮对易经的基本认识,雨下了还会晴。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简易、变易、不易体现了万事万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是古人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辩证思维。

对材料成型的基本认识_对易经的基本认识_对土木工程的基本认识

三、《易经》的三大法则

理、象、数

《易经》有三个内涵:理、象、数。世间万物,哪怕是人生、情绪和思想,都有它的原则和道理,称之为"理"。也必有其实体,或呈现的样子,称之为"象"。同时,必有其能被量化考量的数据,称之为"数"。

比如,手边的这个桌子:它的理是木匠的榫,或者是物理的万有引力;它的象是一个平面,有四条桌腿;它的数是它的长、宽、高和质量等数据。

再比如,今天情绪不好:它的理是心理学的,人体学的,或许是因为得了抑郁症对易经的基本认识,亦或是由于低气压;它的象是我们咄咄逼人的语气或闷闷不乐的一张臭脸;它的数是此时此刻,我们喘息比平时更深长,心跳比平常更快。

每个现象,到了一定的数,就会变,由量变到质变而为什么会变,则有它固定的道理。

真的开始学《易经》,就会一头栽进去,越来越被吸引,爬不出来。不过正是因为理象数的摩荡,给人带来了无数的智慧体验。学易不可带着参透天机的思想学,因为已经将人生和世界看透通了,还没出门就知道今天发生什么,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此外,真学通了《易经》,也不出来讲《易经》了,一言一行都在意蕴中。我现在还来写《周易》的心得,可见,也是个半吊子。

四、如何学《易经》

以玩的态度学易

孔子说:玩索而有得。学易,这个玩的心态很关键。

意思是说,别太严肃,别端着,要在玩中求索,带着意趣探索。此外,孔子还说:居而观其理而玩其辞,动而观其变而玩其占。看,孔子在居和动之时,对于辞和占,都抱着玩的态度。

玩什么?玩卦!八八六十四卦,天天玩味,琢磨,才能得其道与理。

什么是卦?

卦者挂也。对于这句话,南怀瑾先生说:说了跟没说一样。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思索,它实际是说:将现象画出来,挂在墙上,以供参详。

八卦,则是说:宇宙间除了乾、坤、坎、离、巽、兑、震、艮八个大现象外,没有第九样大的东西。

当然,这里只是说大的,不是小的。如果说小的,那就世间万物,说也说不完。

先天八卦,只有三画,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三画不能满足需要,就发展成为后天八卦,有六画。

乾卦,代表天,父亲,首

坤卦,代表地,母亲,腹

离卦,代表日,中女,目

坎卦,代表月,中男,耳

震卦,代表雷,长男,足

巽卦,代表风,长女,股

艮卦,代表山,少男,手

兑卦,代表水,少女,口

对土木工程的基本认识_对材料成型的基本认识_对易经的基本认识

上图是一个小歌谣,用来帮助记忆八个卦象,不能偷懒,只能花笨功夫来记记,学《易经》就是这样,前期要花点笨功夫,到了后期,更多地需要的是灵活的头脑。不用怕难记忆,用做公交车的时间,估计就能把这个歌谣背诵下来,然后有空就复习以下,下足了功夫,哪怕是七十老翁也能学会。

五、对《易经》的基本认识

《周易》不是教你算命!

身边很多人,一听说谁会周易,就恨不得让人家给算个流年、起个名儿或看看风水。其实,易学大师都很不愿意算命,一来觉得有辱易学,二来还有损自身福报。

为什么算得太准损算命先生自身福报?

说法不一而足。但是,各位可以翻翻历史,那些算得准的算命先生,大多不长寿。所以,易学大师基本不愿意给人算命。就是偶尔算一算,也会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让人自己去体悟。比如说人性格,男人就会说他刚中带柔,女人就会说她柔中带刚。说人命运,就会说他/她 《易经》中的“易”字的起源及其预测,若是小心谨慎,则流年大吉。你只需去看,去观察,没有一个算命先生不劝你小心谨慎的。为什么?因为这样说,不仅不会错 《易经》中的“易”字的起源及其预测,反而是应了《易经》的道理:君子乾乾。而算命先生也因为劝人向仁向善而无损福报。

为什么易学大师觉得算命有辱易学?

易学跟其他学科一样,分两个部分,一是理论,二是实践。我们将易学的理论部分称为易理,就是用以经解经的方法,阐述和解释《易经》所包含的人生哲学和道理。我们将易学的实践部分称为易术,也就是俗称的算命。

易学大师通常不推崇易术,一方面是因为易术没什么难度,只要懂得其中的推算规律,向运用物理公式一样,对照着书,一步一步推演下去,谁都可以算。

《易经》是一部鲜活的书,有生命的书。若一味把《易经》拿来算命,这书就是一部死书。况且永远不要忘记对易经的基本认识,易有三易,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没有永远的吉,也没有永远的凶。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周易: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系

周易: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系

周易的起源和演变和地位求高手给解答从原始版本到后来阴阳五行、卦辞、诗词、法度、传说故事等内容都不断丰富,使得周易成为一部博大精深而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学问体系。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周易:古老典籍的深远影响与神秘解读

周易:古老典籍的深远影响与神秘解读

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著了《易传》。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易经知识汇总整理,带你系统学习传统文化

易经知识汇总整理,带你系统学习传统文化

先天八卦图是《易经》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周易》的基础,其强调了阴阳互补、五行生克的哲学思想。在《易经》的演绎中,后天八卦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其应用场景不仅仅局限在我们认知中的命理、环境设计这些狭义层面上。【六爻八卦基础知识】

易经:历经沧桑,地位尊崇,群经之首,文化之根

易经:历经沧桑,地位尊崇,群经之首,文化之根

总之玄学,相传来自天书,内容来自于周易,所以,易经的起源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去慢慢探究。

《五十知天命——从汉字本义的角度解读易经》

《五十知天命——从汉字本义的角度解读易经》

表面弱,其实骨子里鬼点子很多,就是善于处心积虑、想方设法投其所好的人。处心积虑者的天命大致如此,但大环境不同,命运也不同。所以,47颐卦性格的人,首先要知天命,要知道自己必须在上升期的环境里,才有机会精准投其所好、屌丝逆袭,除此之外的任何环境,自己其实非常无能弱智,必须抑制自己的处心积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