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易经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 诸经之首——《周易》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2-06-19 19:03:56

易经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 诸经之首——《周易》

《周易》分《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大约于殷商之际编纂而成,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符号系统和卦辞、爻辞的文字系统组成。其卦爻符号系统是在长期原始卜筮中逐渐把数与形整齐化、有序化、抽象化的结果,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其文字表意系统将筮占记录的素材整理改造,系附于卦爻之下,赋予卦爻符号以丰富的容量和广泛的信息。

《易经》继承了原始的巫术文化传统,反映了殷周之际宗教思想的变革,将当时以德配天的天命神学观念与卜筮相结合,构成一个以天人整体观为理论基础的巫术操作体系,其迷信成分有所减少,理性成分有所增加,放弃了原始筮占那种单纯根据蓍草排列以定吉凶的低层思维模式。

《易经》还反映了殷周之际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当时所具备的历史、科学、政治、伦理等知识。体现了以卜问形式、卦爻结构解释客观事物变易规律的企图和寻找宇宙因果联系的努力。

《易传》即"十翼",是对《易经》的解释性着作,大约于战国末期经多人之手陆续写成。它使《易经》从巫术转变为哲学,从迷信转变为学术。作这一部解经之作,《易传》不能破坏卦爻符号和卦爻辞的神圣,不能不从象数、义理两方面来阐发其意;而作为一部哲学著作,它又必须突破其巫术迷信因素。因而可称之为哲学化的卜筮,或穿卜筮外衣的哲学。它以《易经》框架结构为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和人道在内的、关于自然和社会普遍规律的哲学思想体系。

《易传》继承和发展取象说、取义说,提出包括当位、应位、中位、趋时、承乘、消长、卦变等多种形式的爻位说,以此解释卦爻辞吉凶,第一次将《周易》内容逻辑化、系统化。

《易传》将"阴阳"看作是表述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基本范畴,阴阳不仅是两种气,而且是事物的属性,以阴阳阐释卦爻象及事物的根本性质,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认为天地万物到人类存在着或相吸引,或相排斥的关系,对立的事物又具有统一性。一切事物的复杂性("天下之至赜")和变动性("天下之至动")都受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制约。

阴阳范畴是《易传》总的原则,阴阳学说是《易传》哲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易传》十分强调"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易经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将变化看成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普遍法则。认为事物本身对立面(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和万物化生的源泉。以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说明事物变化的过程;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明事物必须变革才有发展前途。

与老子不同,《易传》强调刚强的作用,提出一套以"自强不息"为特点的辩证法思想。《易传》提出的阴阳、太极、两仪、道、器、神、几、言、意、象等哲学范畴,对后世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易传》的社会政治思想主要有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保合太和"的中庸思想、"神道设教"的教化主张、明德慎罚的德治思想,强烈表现出儒家思想的特征。同时,由干《易传》受《易经》框架结构局限,过分夸大《易经》的作用,人为地构想、比附事物的联系,其发展又有循环论倾向。

《周易》内容宏富,包括卜筮、哲学、科学、史学各种复杂成分,具有多层结构和多重性质。其精髓则表现在独特的理论思维模式上。

《周易》思维模式是以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及筮法的象数关系为表现形式,而以阴阳哲学为内容构建起来的。其卦爻系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思维借助于人创设的符号面"外化"于物质上的表现,是两种不同层次的信息形式。在思维模式的结构中有不同的功能侧重,并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周易》的模式结构包括筮法与卦爻两大部分。其大衍筮法模式是用数字编造起来的,是事物潜在运动的模式易经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用大衍之数的推行,策数的奇偶变化模拟天地的推演、时间的发展、天地阴阳规律的变化。其卦爻模式是由卦画构造起来的,是事物呈现运动的模式,反映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一切变化。

又分为八卦模式和六十四卦模式,前者用来模拟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分类,后者用以模拟天地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前者作用是"知来",后者作用是"藏往",前者通过后者得以实现。六十四卦模式又是《周易》的最主要模式,它以"六交爻"与"六位"关系为基础,以时、位、中、比、应、承、乘等为原则和标准易经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从时间、地点、条件全方位分析问题、认识 事物的思想方法。

经过《易传》的阐释,《周易》将筮法、卦爻模式由神学启示录变为客观世界图式。当然由干它是按现实构造模式,然后再通过模式认识现实,其认识过程是以主体到主体,因而有一定局限性。但从思维逻辑和概括能力上说,它通过筮法和卦爻模式把复杂的客观世界条理化和系统化了。它把宇宙万物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探索天与人、主与客、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其规律,是一种通贯天地人"三才"的整体思维。其思维方法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由此可见,《周易》卦爻占筮的神秘色彩诫然是引起历代广泛兴趣的原因之一,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在于这层神秘外衣之下蕴含的极为深刻的哲理内核,尤其是其独特的理论思维模式。

《周易》构成中华文化最稳定、最本质的内核,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面貌、特色和趋向,决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类意识及风俗习惯。它不仅在本体论、方法论上给人以指导,而且在行为方式上给人以启迪;不又渗透到最深层的思维方式,而且渗透到实用性的操作层面,不仅在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均有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活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易学归纳为义理、象数两派和汉儒卜筮,京房、焦延寿,陈抟、邵雍图书,王弼"说以老庄",胡瑷、程颐"阐明儒理",李光、杨万里"参证史事"等六宗。认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无所不包"说明易学处延的无限大,反映《易》对文化各层面的影响;而"易道"则是易学最本质的核心层次,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周易: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系

周易: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系

周易的起源和演变和地位求高手给解答从原始版本到后来阴阳五行、卦辞、诗词、法度、传说故事等内容都不断丰富,使得周易成为一部博大精深而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学问体系。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周易:古老典籍的深远影响与神秘解读

周易:古老典籍的深远影响与神秘解读

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著了《易传》。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易经知识汇总整理,带你系统学习传统文化

易经知识汇总整理,带你系统学习传统文化

先天八卦图是《易经》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周易》的基础,其强调了阴阳互补、五行生克的哲学思想。在《易经》的演绎中,后天八卦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其应用场景不仅仅局限在我们认知中的命理、环境设计这些狭义层面上。【六爻八卦基础知识】

易经:历经沧桑,地位尊崇,群经之首,文化之根

易经:历经沧桑,地位尊崇,群经之首,文化之根

总之玄学,相传来自天书,内容来自于周易,所以,易经的起源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去慢慢探究。

《五十知天命——从汉字本义的角度解读易经》

《五十知天命——从汉字本义的角度解读易经》

表面弱,其实骨子里鬼点子很多,就是善于处心积虑、想方设法投其所好的人。处心积虑者的天命大致如此,但大环境不同,命运也不同。所以,47颐卦性格的人,首先要知天命,要知道自己必须在上升期的环境里,才有机会精准投其所好、屌丝逆袭,除此之外的任何环境,自己其实非常无能弱智,必须抑制自己的处心积虑。